“以產品為基點,以渠道為樞紐”,立思辰正在加速沖擊大語文市場。
文|余甜
奔跑了11個月的立思辰大語文,如今步入了變革的關鍵時期。
近一段時間更是動作頻頻:剝離非核心資產、竇昕升職、更名豆神、布局海外……加速的立思辰和大語文向市場釋放出加速轉型的訊號。
依托立思辰,豆神大語文背后的轉型思路是什么?又以怎樣的打法攻破語文市場痛點?
大語文的差異化路線:教育信息化為“軸”,廣開渠道
立思辰最初以信息安全管理業(yè)務起家,隨后通過收購,才將業(yè)務擴展到了新高考及智慧教育服務板塊。去年,通過收購中文未來,立思辰正式布局大語文賽道。
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,立思辰都沒有布局K12教育培訓領域,這給大語文提供了極佳的生存和發(fā)展空間。大語文并入后,立思辰也開始了從“信息安全+教育”的雙輪驅動向全面專注大語文的轉型步伐。
轉型思路是:逐漸剝離非核心業(yè)務,突出教育業(yè)務的屬性。目前,立思辰形成了以大語文為主體、新高考、智慧教育為輔助的三大核心業(yè)務體系。
雖然作為立思辰的最初業(yè)務,但信息安全與大語文業(yè)務體系有較大差異,難以協同,轉型的第一步就是要剝離安全業(yè)務。
去年十月,立思辰宣稱擬以5.1億元出售與信息安全業(yè)務相關的六家子公司的股權;今年上半年,立思辰又將與核心業(yè)務關聯較弱的子公司敏特昭陽51%股權進行出售,交易作價為1.02億元。目前正進一步推進剩余信息安全資產和股權的分拆。
變革的周期是漫長的,剝離也只是其中的一小步,作為轉型的主體業(yè)務,更重要的是發(fā)力大語文業(yè)務。
作為立思辰總裁、豆神大語文創(chuàng)始人,竇昕是個善于反思的人,在帶領中文未來走過了十多年后,他開始思考:我是做什么的?我還能為大語文事業(yè)做些什么?
思索之后,他認為,大語文不應該僅僅定位在課外班,語文應該被放在更廣泛的文化傳播市場;不走傳統(tǒng)機構投放廣告獲客的老路,要拓寬新的渠道。
大語文當下所走的正是在泛文化傳播領域的IP化布局。
不久前,立思辰宣布品牌IP化,大語文轉型正處于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過渡,從輕到重的全產業(yè)段布局初步完成,形成了包含從知識付費、讀書會、大屏端視頻分發(fā)、線上平臺、AI課、雙師、面授課程在內的產品體系,覆蓋K12全年齡層在不同層面的需求。
另一方面,以大語文精神為核心的文化傳播賽道整體布局初步完成。目前,以大語文為核心豆神大語文布局了九大線上公司、九大線下公司,其中每個產業(yè)段劃分與不同的輕重產品資源相吻合和適配。
根據竇昕的思路,第一階段的戰(zhàn)略是廣布局,理清大語文的所有交付形式和服務場景,第二階段就是將大語文知識點用碎片化形成鏈接,打通所有場景,在每個場景都可以使用其他場景的產品。
這也正打在了竇昕的痛處,連續(xù)兩個月,竇昕每晚只睡四個小時,從早到晚連軸轉,希望加快推動第二階段大語文底層知識點的系統(tǒng)化進程。
此時,外部的競爭也開始加劇,新政和高考催火了大語文,新東方、學而思相繼入局,許多機構躍躍欲試,市場“躁動”了起來。
作為先入局者,當下立思辰如果仍然保持傳統(tǒng)的面向C端的學科培訓思路,顯然太慢,難以實現規(guī)模化運作。作為內容制作方,立思辰要想發(fā)揮先發(fā)優(yōu)勢,迅速占領市場,當務之急是廣開渠道,將產品觸達用戶,以此拉動流量,獲得轉化。
這一點,立思辰早就布好了陣。作為立思辰的子公司、智慧教育供應方,康邦具有極大的資源優(yōu)勢??梢哉f,康邦成為了立思辰打開B端市場的渠道的重要窗口,通過康邦,立思辰很好地接入了對公業(yè)務。
而這一直是豆神大語文難以打通的痛點之一。此前,康邦主要以提供智慧設計服務為主,其中的阻力在于,課外培訓服務價格偏高,學校又限制收費,在規(guī)模效應不凸顯、加之教師和管理成本高的情況下,運營邊際成本不斷增加,進校業(yè)務模式無法跑通。
解決的思路依舊從產品出發(fā)。豆神大語文基于自身教研內容設計了家教機“諸葛書”, 諸葛書收錄了語文課外必讀必考的名著,同時進行了游戲化、結構化處理,學生通過探險、闖關、答題完成背誦及考點的學習任務。在學生學完規(guī)定內容后還能擴展知識層面,先試用一段,待學校有更深層次的需求后就會尋求合作,以產品帶服務,打通公立校渠道。
此外,立思辰還結合豆神大語文產品特點,與掌閱、凱撒旅游等機構合作產品,借助其B端資源,形成資源協同。
“以產品為基點,以渠道為樞紐”,立思辰正在加速沖擊大語文市場。
大后方戰(zhàn)略的搭建
從收購中文未來、到確立大語文的優(yōu)勢地位、再到打通渠道占領市場,立思辰布局教育的野心可見一斑。但前端布局外,作為內容輸出的后方,產品質量的打磨尤為關鍵,立思辰正在展開一場從上到下的、由外及內的轉型。
第一,產品標準化。
相比于其他學科,語文往往存在難以標準化的困境。為了加速奔跑,豆神大語文嘗試進行標準化產品的改革,從課程、師資上全面細化,打造“專精”模式。
從知識結構圖譜來看,語文向上的分支可以從不同維度細化成很小的知識點。例如作文有章法、技法、文法、行法,再細化到技法有五感、五感中包含嗅覺,可以用嗅覺寫景、事、人、物、情,景之下又分哀景、喜景,以此類推。
產品設計上,立思辰打破了傳統(tǒng)機構語文只有一門課的慣例,將語文根據不同的需求劃分成二十幾門課,每門課程相應的訓練某一項功能?!拔覀冇屑寄芴嵘啵灿幸娦€(wěn)定提高的成長型課程。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。我們其實是克制承諾單一效果,而去承諾綜合性效果?!备]昕表示。
配合不同的課程功能,豆神大語文也打造了“功能型”名師,在高端產品“王者班”中,豆神大語文采用四個老師合作上課的方法。每個老師只上1/4的內容。既保證了名師在某一項上的專業(yè)性,又形成自身壁壘,防止名師流失。
第二,效果外顯化。
標品之外,如何使語文學科的效果外化,也是一個需要摸索的重點。
一方面,在用戶選擇前,前端人員會先跟用戶明確課程對應的提升目標、不同班型訓練的能力數量和強度,使得用戶明確課程的功能性;同時,豆神大語文根據語文內容體系從不同維度構成了“學習成就星空圖”,根據學生完成進度點亮成就,獲得榮譽。例如,唐代詩壇六大天王代表作成就、唐詩宋詞頂尖100篇成就?!罢Z文的背后是文學和文化,具有很強的傳播性,可以貫穿在生活場景中,例如李白走訪大江南北、安史之亂始末都可以形成產品?!备]昕分享道。
為了更好地使得語文學習效果“可視化”,竇昕提出了包含“做一套語文及文化類 AI 學習工具、形成語言文化知識評價體系”在內的新五大夢想。而從2018年開始,立思辰已與清華大學GIX學院成立聯合研究中心加強教學與AI的結合,使得語文學習系統(tǒng)化、趣味化。
第三,考核明確化。
如果說內容標準化是“表”,那“里”就是組織架構的助推。豆神大語文今年還進行了管理、考核的制度徹底調整,從“督軍”模式逐漸轉變成“后臺”戰(zhàn)略,同產品一樣,希望通過細化指標構建標準化運作體系。
之前,大語文創(chuàng)始團隊的近二十位管理層被分派到各分校,指揮一線業(yè)務;現在豆神大語文將權力收回并入后臺,由后臺建立標準流程指揮各地分校。
“組織結構全面轉型后,每個人只負責一件事,綜合起來再推導到一個成功的結果。我們正在將每個關鍵業(yè)務都做成業(yè)務流,關鍵控制點找準可代換評估量,再找準這個量然后不斷嘗試優(yōu)化賦值,以找到對員工最大激勵、業(yè)務跑通最佳模式的數值?!备]昕分析。
國內泛文化傳播市場規(guī)模達萬億,國外大語文市場正處于爆發(fā)前夜
“得語文者得天下”,隨著素質教育的倡導、新課改和中高考改革的推進。大語文正“御風而行”,市場正在逐步走向成熟,當下正處在一個需要引導市場、調動需求的階段。
“用戶開始有了朦朧的意識,變得焦慮,但是他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或者市場尚沒有合適的產品和服務能滿足用戶?!备]昕如是說,教育市場的方法之一在于產品驅動,從機會來看,大語文產品與流行歌曲、講故事機器人、社交等的結合都是契機所在。
打磨出能夠穿梭于各種場景的產品,發(fā)揮產品與生活強關聯的優(yōu)勢,讓語文以產品的方式走入生活,影響用戶,讓用戶明白自己的需求。
“如果單從語文來看,目前市場規(guī)模在100億左右并在緩慢增長,不太容易再爆發(fā),但是如果從泛文化傳播市場來看,就是一個萬億市場,這個萬億市場就可以和有短期明確培訓目標的學科類市場分庭抗禮。”竇昕分享了自己的觀點。
“以前我認為我們和新東方、學而思屬于一個行業(yè),但是慢慢地,我不這么認為了,我們現在在文化軟傳播市場,這個市場蘊藏著更大的機會?!?/span>
就在上個月,繼加拿大之后,豆神大語文的第二個海外分校在硅谷開業(yè)。
竇昕分析道,海外是一個逐漸變熱和擴大的市場。原因有三:第一,海外華人和對中國有興趣的人學習漢語的需求增長,2018年全球學漢語的人超過了1億并在不斷增長;第二,學習漢語的人都紛紛意識到學漢語不能局限在語言,還應該了解背后的文化;第三,中國是最大的商業(yè)市場之一,對有想法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華人和精英家庭來說,了解中國文化十分有必要。
“海外存在大量學漢語的小作坊機構,正像是二十年前國內培訓市場形成的前夜,趨勢逐漸明顯,按照規(guī)律只要市場被激活,終究會由量變形成質變,出現一些寡頭帶領這個市場?!案]昕如是說道,而現在我們有機會,肯定是先展開布局,進而探索、迭代。
“市場爆發(fā)前夜,期待過了今晚,明天我們是活下來的那一個?!?/span>(多知網 余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