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。

作業(yè)幫等上榜互聯網女皇報告,在線K12雙師大班模式成亮點

2019-06-15 09:45:14發(fā)布     來源:多知網    作者:王上  

  文|王上

  近日,“互聯網女皇”瑪麗·米克爾的《2019年互聯網趨勢報告》發(fā)布,風向卻悄然生變。

  1995年,瑪麗·米克爾的《互聯網報告》一經發(fā)布便風靡全球,成為投資人和創(chuàng)業(yè)者捕捉未來的信號。瑪麗·米克爾也因此被《巴倫周刊》評為“互聯網女皇”。

  至今,這份報告堅持了24年,見證了全球互聯網的迭代變遷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國在線教育平臺是24年來首次被寫入報告,學而思網校、作業(yè)幫、VIPKID、核桃編程和編程貓作為代表出現在內。

  報告顯示,線下教育向線上延伸,逐步實現一體化,其中學而思網校和作業(yè)幫的大班課模式以及學而思雙師課堂作為代表被提及;互動游戲的方式正在成為潮流,改變了教育行業(yè)。

  報告背后折射出在產業(yè)互聯網的大趨勢下,教育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。

  教育創(chuàng)新從線下蔓延到線上,在線K12雙師大班模式成亮點

  在線教育已經是全球的關注點之一。

  互聯網女皇報告已經發(fā)布了24年,縱觀近5年,數碼、汽車、廣告、游戲、電商和金融等消費互聯網是互聯網女皇報告的重點,從來沒有系統(tǒng)分析教育,而今年,女皇報告從教育成本到教育工具都進行了詳細闡述。

  

  (圖來自騰訊科技)

  在國外互聯網發(fā)展的部分,報告中指出,在線教育意味著更多的增長,更多的用戶和更多的選擇,對消費者來說成本較低。

  在高瓴資本提供的中國互聯網發(fā)展部分,報告指出,教育和政府服務向線上延伸,逐步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,極大地提高了服務的便利性和多樣性。

  其中,在中國K12在線教育中,“直播+雙師+作業(yè)解題”成為亮點,學而思網校和作業(yè)幫是兩個典型案例。

  在少兒教育中,1對1外教英語和各種編程課程火爆,VIPKID、核桃編程和編程貓是代表。

  在報告中,學而思網校被定義為K12在線直播團課的代表,也提及了學而思雙師課堂(線上講課老師+線下輔導老師),作業(yè)幫則被定義為K12解題幫助(拍照搜題)和直播團課模式的代表。  

 

 (圖來自高瓴資本公眾號)

  作業(yè)幫2013年以題庫起家,打磨了幾年產品之后,至今已經擁有 4 億激活用戶和 8000 萬月活躍用戶。截至 2019年 3 月,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激活用戶占比為全部用戶數的 73%。

  以拍照搜題作為流量入口,現在的作業(yè)幫已經演變?yōu)榫C合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,旗下有問答、作業(yè)幫一課直播課程、知識點講解等產品,覆蓋中國全部省市自治區(qū)的小、初、高所有學部及學科。

  有意思的是,學而思網校和作業(yè)幫,一個是好未來旗下品牌,從線上錄播課起步,一個是互聯網大廠孵化而來,從題庫起家,二者原本不會有交集,卻通過直播的方式都成為了在線K12大班課賽道的選手。

  在線雙師大班模式是學而思網校和作業(yè)幫共同采用的模式,多知網觀察到,在線雙師大班模式經過幾年的探索逐漸被驗證,慢慢解決了直播的流暢性、教學的互動性、學生的完課率等問題,可以很好地解決優(yōu)質教師資源產能受限的問題。

  從效果來看,在線雙師大班課由于增加了“輔導老師”這一角色,加重了服務,盡可能地實現了教學的個性化,讓學習體驗得到優(yōu)化。

  從商業(yè)模型來看,大班模式減少了對老師數量的需求,價格比1對1相對親民,更容易實現規(guī)模化。

  但同時,在線大班課也面臨挑戰(zhàn),教學本地化、學生互動性、互動性等,當前各家均在加大投入進一步打磨產品。

  以作業(yè)幫為例,搜索技術和智能化題庫為作業(yè)幫業(yè)務的拓展提供了原動力,據統(tǒng)計,作業(yè)幫有題量超過 1.8 億的自建題庫,因此,作業(yè)幫一課有多維度的數據支撐進行數據化教研。目前作業(yè)幫一課完成在線課程超 3 萬節(jié),這些課程覆蓋中小學的所有知識點,通過數據手段,作業(yè)幫一課幫助學生篩選出更適合的課程,進行分層教學教研。

  在教研方面,除了通過線上積累用戶行為數據,在用戶分布地區(qū)在三四線以下的城市,作業(yè)幫也更加高頻地走到線下去觀察調研。

  作業(yè)幫介紹,近期研團隊走訪發(fā)現,山東濰坊和江蘇無錫的小學生在搜題、輔導方面遇到的難點完全不一致。這些基于用戶需求和大數據的分析結果都會同步對接給作業(yè)幫一課的教研團隊,然后再進行課程打磨,本地化課程研發(fā)保證了在線的內容更貼近用戶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大班課的選手更多了,今日頭條和騰訊都跑步入場,未來也越來越拼硬核實力。

  互動游戲的方式增強在線教育學習效果

  在線教育最初并不被看好,核心挑戰(zhàn)是完課率,針對這個問題,讓課程變得更有互動性,更有趣味性,才能幫助學生學完,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是在線教育的嘗試方法之一。

  在中國互聯網發(fā)展的部分,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互動游戲的方式,指出“互動游戲的方式改變支付、電商、零售、教育以及更多的行業(yè)”。

  在線教育中的學科輔導和編程教學均在用游戲化學習的方式進行創(chuàng)新,報告指出,學而思網校在應用游戲化手段教孩子學數學,編程貓是“玩游戲學編程”,他們均使用了卡通的形象及學生PK的手段,使得線上學習的效果更好。

  

  (圖來自高瓴資本公眾號)

  游戲化教學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,《游戲改變教育》一書作者格雷格·托波認為:“游戲不是壞東西,關鍵是怎樣用好它?!贬槍υ诰€教育而言,核心是如何將教學內容與游戲貫穿起來,增強趣味性和互動性,從而提升教學效果。

  也就是說,游戲化是手段,不是目的,最終目的則是讓在線的課堂無限逼近線下教學的效果。

  實際上,在我國的教育改革中也提及了互動性,越來越強調以學生為主體,因此學校教學中的小組討論環(huán)節(jié)流行起來。

  與線下教育不同的是,在線教育中老師和學生在屏幕兩端,互動性就比線下教學更為困難,游戲化是增強互動性的一種方式,但是,這也更加考驗企業(yè)的研發(fā)和教學能力。

  多知網了解到,在線教育的游戲化大多體現在教學場景與課后作業(yè)方面。

  教學場景更多應用在學前和K12階段(主要是小學階段),因為年齡小的學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,需要去激勵。游戲化教學最初在少兒英語中比較常見,近兩年延伸到各個科目,目的是加強互動性,強調情景化、沉浸式學習體驗,希望能夠寓教于樂。

  當前我國在線教育的直播系統(tǒng)均已實現PPT、白板筆、答題卡、文字聊天等教學相關的小工具。如學而思網校還增加了動畫課件、獎勵體系和分組PK等手段增強互動學習體驗,從而激發(fā)學生學習興趣。

  在線教育的教學方式仍在進化之中,對整個在線教育而言,從女皇互聯網報告可以看出,教育從線下到線上成為全球大潮,在中國,教育的融合性更為凸顯。

  接下來,隨著產業(yè)互聯網的深入,在線教育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高。